1. 石化机械:传统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切入氢能业务深挖发展潜力
1.1. 油气服务设备领军企业
依托中石化集团,“稳优势、展新业”创造广阔前景。公司前身为成立于 1973 年的 江汉钻头厂,2012 年由中国石化石油机械制造业务整合重组,并于 2015 年在深交 所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石化资本总计持股 比例为 51.73%,作为中国石化唯一的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和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公司 依托中石化集团炼油化工优势,主营业务涵盖石油工程、油气开发、油气集输三大 领域,覆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现有主营产品包括油气开采机械设备、钻头钻具以 及油气钢管、油气钻采设备检测服务及氢能装备等,是油气服务设备领域的领军行 业。此外,公司积极发挥传统业务优势,不断向中高端产品导入,并强势切入氢能 领域打造新增长曲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 子公司及分公司涵盖石油机械产业链及氢能领域
核心子公司及分公司布局石油机械中上游产业链及氢能业务,覆盖钻头制造、石油 机械、钢管制造、设备检查、氢能等领域。江钻公司主营钻头制造,专利占有量和 实施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研制的钻头钻具助力“顺北 56X 井”、“华H100” 突破亚洲纪录。公司利用自身优势逐步向深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进发,力争向 上游产业跃进。三机分公司主攻压缩机制造,进军压缩机领域 20 余年,公司建成大 型岛屿式总装线,可年产大型压缩机 50 台、中小型压缩机 150 台,并向炼化、海洋 等领域拓展。四机赛瓦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主要负责石油机械及配件,公司成功 研制的大功率防爆固井撬是海洋石油 981 钻井平台唯一的国产专用装备。四机公司 是我国压裂作业的主力军,在石油钻采设备研制方面市场认可度高。世纪派创子公 司主要提供设备检测服务,取得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B 级资质。氢能方面,锚 定“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氢能分公司(机械研究院)自 2021 年起潜心布局氢 能设备的产品供应,充分挖掘湖北省内加氢潜能,力求制氢装备市场破冰。国际公 司作为石化机械开拓海外市场的贸易纽带,已将公司产品出口至 40 余个国家。
1.3. 多项业务协同发展,产品矩阵丰富
1.3.1. 石油机械设备业务
石油机械设备产品矩阵丰富。主要的石油机械设备产品包括压裂装备、连续管作业 装备、带压作业装备、高压流体控制产品、油田井下工具等。在压裂装备方面,拥 有 350-5500HP 系列柱塞泵和系列压裂泵车、高压管汇及电动压裂橇、大型成套压裂机组集成等自主核心技术。连续油管作业机方面,公司拥有注入头、滚筒等核心 部件和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
1.3.2. 钻头及钻具设备
公司持续深耕钻头钻具一体化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钻机、固井设备、修井设备、钻 头、钻具、辅助破岩工具等。在保持牙轮钻头领先的同时,公司大力研发、推广应 用金刚石钻头、螺杆钻具、水力振荡器、扭力冲击器等产品。其中,在金刚石钻头 方面,公司 2022 年金刚石钻头年产量首次突破 3000 只,并开发出混合钻头、异形 齿钻头、孕镶钻头、双心钻头等产品。
1.3.3. 特色检测业务
特色检测业务资质良好,绿色创新转型不断赋能。公司提供油气田现场检测服务, 包括高压管汇检测维修、钻修井机整机及井架底座检测评估、油气田开工设备监查、 井控装置定期检测、在建长输管道检测、炼化压力容器检测、钻修井机关键部件检 测等内容。公司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中国石化授权石油机械检验检测机构、湖 北省石油钻采设备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适应环保的绿色发展需求,突破了 一批检验检测服务绿色转型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国内领先的连续油管在线检 测装置。
1.3.4. 氢能装备业务
公司积极抢滩布局“制、储、加、运”全产业链。制氢端,公司聚焦制氢装备产品 攻关,在集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规划下,未来有望推出相关制氢设备。加氢端,公 司立足于 30 余年生产天然气压缩机的优势,成功研制出氢气压缩机、加氢机等产 品,“加氢、制氢一体化成套装备技术”现已亮相,并制定加氢站成套解决方案。输 氢端,主要产品有输氢钢管等。生产建设上,公司依托中国石化压缩机国产化基地, 提供集交通车辆加氢、工厂测试供氢为一体的加氢供氢一体站、氢能装备实验室等。
1.4. 主营收入呈增长态势,传统业务毛利稳中带增
公司营业收入近年呈增长态势。2017-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39.94 亿元大幅增长 至 77.5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18%。从业务构成角度来看,石化机械设备业 务为公司业绩主要贡献,公司石油机械设备业务营业收入由 2017 年 16.75 亿元增至 2022 年 35.5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27%,2022 年营收占比为 45.91%。油气 钢管业务营收占比相对稳定,2022 年油气钢管业务营收为 25.44 亿元,同比增长 22.06%。国内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天然气“全国一张网”体系加速完 善,公司油气钢管业务有望充分受益;海外方面,公司依托沙特阿美认证优势,布 局中东、东亚等管道项目,成功获取批量钢管订单。钻头及钻具业务稳中略增,2022 年营业收入为 9.11 亿元,同比增长 9.28%,主要得益于示范工程效应使得“三桶油” 市场进尺占比提升,叠加单价较低的牙轮钻供应数量增加,导致钻头钻具产销量大 幅增长。从毛利率来看,2017-2022 年,公司石油机械设备业务毛利率均维持在 20% 以上,为毛利主要贡献。
2. 国企改革逐步推进,财务指标焕发新活力
2.1. 国企“双百行动”改革启动,公司作为试点率先改革
2018-2020 年期间,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在中央企业子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开展试 点。石化机械作为中国石化唯一的油气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服务企业,在行 业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加之市场竞争加剧,海油发展、杰瑞股份的竞争压力使石 化机械紧迫进行改革。
2.2. 改革指标不断演变,及时调整改革方向
2.2.1. 改革体系逐步优化,改革要求逐渐细化
2018 年开展“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企业,着重在 2018 年至 2020 年间,全面落 实“1+N”系列文件要求;2020 年是“双百行动”末年,考核指标体系变为“两利 三率”;2021 年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两利三率”调整为“两利四率”;2022 年对“两利四率”进一步要求,努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2023 年新一轮的国 企改革开启,重点在于“一率五率”,努力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
2.2.2. 公司及时调整改革方向,不断优化改革措施
2018 年至今,公司改革方向由人事、劳动、分配制度转变为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再到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激励,并针对不同的改革方向积极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成效 显著。
2.3. 国企改革初现成效,财务指标发展态势逐渐向好
2.3.1. 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总体上升
2017 年至 2019 年,由于国际油价的回升及国内重大油气钢管建设项目陆续启动, 公司抢抓国际与国内双重利好机遇,产销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由 2017 年的 39.94 亿增至 2019 年的 65.88 亿,归母净利润由 0.09 亿增至 2019 年的 0.25 亿。2020 年 公司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产销受阻使得公司产品收入减少至 62.13 亿,同比下降 5.69%;归母净利润下降至 0.07 亿,同比下降 71.45%。2021 年公司启动实施“培育 单项冠军,推进两个转型,打造百亿企业”战略,营业收入回升至 69.51 亿元,归 母净利润增加至 0.45 亿,同比增加 525.35%。2022 年公司保持向上的发展局面,实现营业收入 77.52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0.52 亿。2017 年至 2022 年营业收入年均 复合增长率达 14.18%,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2.02%。
2.3.2. 国企改革降低费用率,净利率呈回暖趋势
2020 年全球原油需求疲软,油价同比大幅下跌,公司产品收入较上年有所减少,净 利润下降 32.13%。2021 年公司在“培育单项冠军,推进两个转型,打造百亿企业” 的战略指导下,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能提升、加强服务转型资源配置,使净利润 有所回升,净利率呈上升趋势。公司的毛利率在 2020 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 是 2020 年之后按照新收入准则调整列报口径,将销货运杂费等相关支出由销售费 用转入成本核算,使得毛利率下降。从 2018 年公司开始实施国企改革,销售费用率 和管理费用率显著下降,销售费用率由 2018 年的 7.1%下降至 4.5%,管理费用率由 2018 年的 6.9%下降至 4.4%,费用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净利率。
2.3.3. 改革精简员工人数,人均创收与创利持续增长
公司通过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治理、用工、激励机制,精简生产人员数量,由 2018 年的 3461 人减少至 2022 年的 2783 人,在职员工人数由 2018 年的 5443 人下降至 2022 年的 5020 人。2022 年人均创收 154.42 万元,2018 年 至 2022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4.33%;2022 年人均创利达 1.03 万元,2018 年至 2022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2.47%。
2.3.4. 财务指标焕发新活力,有望满足新一轮国企改革考核要求
2023 年 3 月,国资委对国企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 值。新改革考核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盈利质量,因此“一利五率”对于衡量公司的发 展状况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对石化机械“一利五率”分析,发现其在近五年利润总 额的增速高于全国 GDP 增速,满足“一增”要求;其资产负债率 2017 年至 2022 年 分别为 72.86% / 75.51% / 77.98% / 76.07% / 75.29% / 69.82%,基本维持稳定,满足 “一稳”要求;其净资产收益率由 2017 年的 0.54%增加至 2022 年的 2.06%;营业 现金比率由 2017 年的 1.19%增加至 2022 年的 6.16%;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由 2021 年 的 3.97%增加至 2022 年的 4.01%;公司劳动生产率由 2017 年的 69.59%增加至 2021 年的 134.9%。虽比率有所波动,但大致趋势向好,满足“四提升”。
2.4. 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促进公司正向发展
公司在 2023 年 3 月 23 日以 4.08 元/股的价格首次授予 180 名激励对象共计 1,466.4 万股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为了三批次解除限售,对授予 登记完成之日起的 24、36、48 个月,公司分别设立了满足解除限售条件的业绩考核 标准,从 EOE、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和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完成情况三个方面需 达到自身要求和同行对比标准,有望促进业绩大幅增长。
本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价格为 4.08 元/股,首次授予日(2023 年 3 月 23 日)石化机械股票的收盘价格为 7.06 元/股,则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为 2.98 (7.06-4.08=2.98)元/股,公司首次授予的 1,466.4 万股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成本 为 4,369.87 万元。该费用由公司在相应年度内分期确认,2023 年至 2027 年各年摊 销限制性股票费用为 1,315.01 / 1,578.01 / 971.08 / 445.08 / 60.69 万元。
3. 油气行业回暖,传统业务迎来新增长
3.1. 原油市场从低谷走向复苏,行业景气度回升
油气需求稳步增长,油价从低点回归高位。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与主要产油国大幅 降低原油价格的影响,原油供需出现巨大缺口,导致原油价格下滑至历史低点。2021 年,OPEC+采取干预措施,通过削减产量来支撑原油市场,加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国际社会对油气资源需求愈发旺盛,导致国际油价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布伦特油价 一年上涨超过 50%,创下 5 年来最大年度涨幅。2022 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 99 美元/桶,同比增长 39.7%,升至 2014 年以来经济通胀调整后的最高价格,油气行 业景气度回升。
油价快速回升高位,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刺激生产。2011-2021 年,全球石油需求整体 呈现增长趋势,年消费量从 2011 年的 40.15 亿吨增长至 2021 年的 42.46 亿吨,CAGR 为 0.56%;原油需求的上涨带动产量增长,从 2011 年的 40.10 亿吨增长至 2021 年 的 42.21 亿吨,CAGR 为 0.52%。2021 年 4 月以来油价大幅上涨,全球原油产量也 跟着回升,2021 年全球原油年消费量同比增长 5.7%,年产量同比增长 1.2%。油价 与原油的产销量密切相关,随着 21 年油价反弹,原油的产销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3.2. 国内油气资本开支上升,油服市场回暖
三桶油资本开支与油价紧密相连,资本开支是国内油服行业的晴雨表。油田技术服 务和装备行业是指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从事物探、钻井、测井、 录井、固井、完井、井下作业、工程和环保服务、开采油气、修井和增产等技术服 务,因此当油价上涨导致勘探开发的资本支出增加时,钻井数量会随之增加,油服 行业因此受益。2015-2016 年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导致三桶油的资本开支也大幅减 少,油服行业景气度随之低迷,随着 2021 年油价反弹,三桶油资本开支也得到提 升,油服行业景气度回暖。
国内油气资本开支回归高位。2022 年,中石油资本支出 2743.07 亿元,同比增长 9.2%,勘探与开发部分资本支出 2215.92 亿元,同比增长 19.6%;中石化资本支出 1890.95 亿元,同比增长 12.6%,勘探与开发部分资本支出 833.2 亿元,同比增长 18.2%;中海油资本支出 1003.57 亿元,同比增长 14.6%,勘探部分资本支出 204.56 亿元,同比增长 11.7%,开发部分资本支出 799.01 亿元,同比增长 14.9%。预计 2023 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资本开支稍有回落,中海油的资本开支将继续增长。国内龙头 油服行业将显著受益我国三桶油稳中向上的资本支出环境,业绩有望改善。
3.3. 页岩油气发展前景向好,带动设备需求增长
油气占我国能源生产结构比例稳定,保障页岩油气开采量稳步增长。页岩油和页岩 气分别属于石油、天然气的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历年来 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比之和十分稳定,2021 年两者共占比 12.7%,根据 GEI 发布的 《中国 2030 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2025 年石油、天然气预计分别占我国一次能源 结构的 18%、9%,2030 年分别为 17%,10%。由于能源安全的需要,未来国内石 油、天然气的进口比例预计会逐步缩小。因此,页岩油页岩气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 有所保障,开采量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为 44 亿吨,位居世界第三,页岩气 技术可采资源量为 32 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页岩气技术可开采量的 14.7%。美国、中国、加拿大是当前世界上唯有的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三个国家。 我国目前页岩油气可开采的空间较大,未来开采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我国页岩气开采位于早期阶段,未来可开采空间较大。2022 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为 24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3%,天然气产量为 220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8%。但 2021 年我国页岩气占天然气产量比重仅为 11.2%,而同期美国占比已达 84.4%,表 明我国页岩气仍有很大开采空间,为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 调整能源结构,我国未来将会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提高其在天然气产量中的 占比。根据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我国目标于 2020 年实现页岩气产量达到 300 亿立方米,2030 年产量达到 800-1000 亿立方米,目前 我国页岩气实际产量与目标产量尚有差距,发展空间较大,为了实现规划目标,未 来我国开采页岩气的力度将会持续加大,同时也带动其开采设备的需求增长。
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助力页岩气行业开发进程。为了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自主性, 国家频繁出台相关政策推进页岩气开发力度。产量方面,国家能源局出台的《页岩 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出 2020 年实现页岩气产量 300 亿立方米,并于 2030 年产量达到 800-1000 亿立方米。税收方面,财政部出台的《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 策》中提到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开采企业2012-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 / 立方米, 2016-2018 年为 0.3 元/立方米,2019-2020 年为 0.2 元/立方米。《关于对页岩气减 征资源税的通知》中要求 2018-2021 年对页岩气资源税减征 30%,2022 年财政部与 税务总局宣布将减免 30%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 2023 年底。通过我国颁 布的一系列加码加持政策,我国页岩气有望得到迅速发展。
页岩油气开采力度的加大,钻完井设备需求有望持续上涨。我国逐步形成了“钻井、 压裂、生产”一体化交叉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压裂技术成为了页岩油气、 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关键。根据 IEA 统计,压裂设备与钻机设备是钻完井过 程中的核心设备,2014 年在页岩气钻完井成本中分别占比 24%、15%。随着我国目 标 2030 年页岩气产量达到 800-1000 亿立方米,页岩气开采活跃度上升,预计未来 几年内压裂设备与钻机设备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3.4. 公司受益于油气行业回暖,传统业务发展向好
油气行业景气度恢复,公司传统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2022 年,随着全球经济持续 回暖,国际社会对油气资源需求稳步增长,加上俄乌战争引发了油气资源供应恐慌, 国际油价从低谷反弹至高位持续运行。同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能源对外依 存度,我国针对油气行业制定了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国内油气业务因此保持 繁荣。随着上游业务的发展,油气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公司主导产品涵 盖钻采装备、钻完井工具、集输装备三大领域,其中石油机械是公司营收占比最大 的业务版块,石油机械和钻头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因此,公司的传统业务 情况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的景气上升。
国内油服行业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国营企业占有更大优势。“三桶油”下属国营油 服企业市占率高达 85%,民营油服企业市占率为 10%,国外油服企业市占率为 5%。 石化机械是中石化唯一的油气装备工具研发、制造与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国内油 服行业中处于领军企业。其中子公司四机厂、四机赛瓦、三机厂主要为公司石油机 械板块提供贡献,2022 年四机厂与四机赛瓦营收共占公司 40.4%营收。
三桶油资本开支回归高位,公司盈利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22 年三桶油资本开支为5637.60 亿元,同比增长 11.3%,公司营收为 77.52 亿元,同比增长 11.5%,归母净 利润为 0.52 亿元,同比增长 15.8%;可比公司杰瑞股份的营收同比增长 30%,归母 净利润同比增长 41.5%。油服设备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与油气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 三桶油的资本开支对公司的营收利润水平会产生较大影响。
压裂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作为领军企业有望受益。在我国“863”项目的支持下, 压裂设备及其关键部件柱塞泵已经实现国产化。国内供应商包括杰瑞股份、石化机 械(四机厂)、宝石机械、北方重工、南阳二机、中油科昊、山东科瑞、三一重工等。 国内掌握压裂装备集成系统控制技术的主要包括杰瑞股份、石化机械、宝鸡石油机 械。尽管行业涌入了许多新玩家,但出于可靠性与安全性考虑,石化机械和杰瑞股 份由于技术积淀,在国内压裂设备市场成为双巨头。随着全球对页岩油气开采力度 加大,压裂设备市场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压裂设备市场规 模达到 47.1 百万 HHP,新增压裂设备市场空间总计达 2000 亿元。
公司是压裂装备行业龙头,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市占率方面,2019 年石化机械压裂 设备市场份额占 23%,是国内压裂设备领军企业。产品端方面,公司拥有 350-5500HP 系列柱塞泵和系列压裂泵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高压管汇及电动压裂橇、大型成套压裂机组集成、大排量连续混配、网络控制等自主核心技术。业绩端方面, “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500 型成套压裂机组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重点项目 施工作业,在重庆涪陵页岩气大型储层改造压裂施工中大量应用,创造多项施工纪 录。产能方面,分公司三机厂可年产大型压缩机 50 台、中小型压缩机 150 台,是国 内生产往复式天然气系列压缩机数量最多的厂家。 压裂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技术领先有望提升市场份额。从关键部件 来看,发动机、柱塞泵、变速箱、底盘占总成本的 75%以上。发动机占总成本的 25% 以上,主要进口康明斯、卡特、奔驰、MTU 等;柱塞泵国产化技术较为成熟,杰瑞 股份、四机厂可以实现主流产品序列的柱塞泵自供;变速箱目前基本实现国产化, 但业内目前仍以进口产品为主;三一重工可对底盘进行自产。随着压裂设备国产化 的程度越来越高,公司压裂设备在市场的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加大电动压裂装备、螺旋焊管、压缩机投资力度。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 下,非常规油气占比持续提升,电驱压裂服务需求随之增长。随着下游客户对电动 压裂装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认识不断加深,未来电动压裂装备有望在川渝和新疆地 区装备租赁服务上获得更大优势,预计电驱压裂市场规模将会大幅提升。2022 年公 司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 1.63 亿股,募集资金总额 10 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达到 9.94 亿元,主要围绕电动压裂装备、螺旋焊管与压缩机项目,公司现有产品的产能利用 率和产销率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产品产能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本次募投项目可以 扩大电动压裂机组的产能,在前期项目良好积累的情况下,继续生产投入 3 套电动 压裂机组。截止 2022 年底,公司电动压裂装备已投入 2.25 亿元,投资进度达到 70.24%,实现年度效益 0.06 亿元;螺旋焊管机组升级更新改造工程已投入 0.64 亿 元,投资进度达到 88.05%。
“全国一张网”体系愈加完善,公司油气钢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油气钢管是解决 当前油气产消区域矛盾的主要手段,2021 年来的油价反弹导致的油气勘探开发的投 资增长,有利于油气钢管的建设项目发展。此外,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其基础设 施建设进度加快,推动天然气“全国一张网”体系加速完善,包括管道在内的天然 气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石化机械的油气钢管业务主要由分公司沙市钢管厂负责, 钢管年产能 100 万吨,弯管年产能 2 万吨,涂敷钢管年产能 600 万平方米,实现油 气输送焊管产品全品种覆盖。石化机械先后为“青宁”、“鄂安沧”、“新气外输”管 道工程提供油气钢管。2022 年公司油气钢管营收 25.44 亿元,同比增长 22.1%,营 收占比 32.8%,同比增长 9.5%,毛利率 5.1%,同比增长 22.6%;钢管销售量 31.9 万 吨,同比增长 3.0%,生产量 32.2 万吨,同比增长 3.9%。报告期内依托沙特阿美认 证优势积极运作中东、东亚等管道项目,成功获取批量钢管订单。
4. 抓住发展新风向,背靠中石化布局氢能领域
4.1. 加氢站规划加速,有望成为氢能产业发展新风向
加氢站建设规划加速,各省市出台政策支持。随着氢能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加氢 站作为新兴产业链下游,建设发展势头正盛。2022 年,全国各省市出台规划文件, 布局各地加氢站建设。广东、河北、天津、重庆提出于 2022 年建成加氢站 30/25/10/10 座,内蒙古、河南、北京、山西计划于 2023 年建成加氢站 60/50/37/17 座。至 2025 年,各地方规划建设加氢站超 1000 座,其中广东、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五省 位列前五,其计划建设加氢站数量分别达到 200/100/100/100/98 座。
实际建设进度低于规划,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对标规划预期看,2022 年全国各省市 共计建成加氢站 22 座,较 2021 年建成数量(112 座)下降 80.4%,未达到 2022 年 建设规划总量(超过 75 座)。对标加油站数量看,2022 年全国累计建设投运加氢站 274 座,广东、山东、江苏分别以 47 座、27 座、26 座位列前三,而全国加油站数 量超过 11 万座,加油站的加氢布局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标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态 势看,上游制氢、下游氢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加氢站建设具有巨大发 展空间。
4.2. 中石化布局制氢、加氢站项目,潜在市场空间大
中石化发挥企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国内第一氢能公司。中石化氢能产业布局覆盖氢 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涉及氢气制备、提纯、储运、充装等多项业务,基于原有的 油气服优势,打造“油气氢电服”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目前,中石化制氢能 力达 350 万吨/年,占全国总产量的 14%;绿电制绿氢项目实现 2 万吨/年产量,投 用 30 标准立方/时 PEM 制氢设备;氢提纯充装能力达 1.2 万吨/年。中石化不断开拓 氢能发展布局,未来潜力巨大。
基于全国加油站网络,进军国内加氢站市场。中石化围绕“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 局,加快推进氢能源落子布局。2019 年 7 月 1 日,中国石化广东佛山石油樟坑油氢 合建站建成投用。作为中国首个加氢站,集油、氢、电能源供给及连锁便利服务于 一体,日加氢能力达到 500kg,为加油站转型布局加氢提供了示范。截至 2022 年底, 中石化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达 98 座。根据公司公告,预计 2025 年将建成 600-1000座加氢站,实现总加注能力 12 万吨/年。
加氢站建设规模大,设备投资额高。根据《我国加氢站建造趋势分析》,我国日加注 能力位于 500-1000kg/d 区间的加氢站数量超过 109 座,占比约为 68.6%。日加注能力 小 于 500/500-800/1000-1200/ 大 于 2000kg/d 的 加 氢 站 总 投 资 额 分 别 为 为 1200/1500/1800/2180 万元。按照中石化加氢站建设目标,2023-2025 年保底需新建 502 座加氢站,力争新建 902 座加氢站。若新建加氢站日加注能力满足当前加氢站 市场分布规律,则对应潜在设备市场空间至少为 77.3 亿元,上限可达 138.9 亿元。
4.3. 公司背靠中石化,形成加氢站成套装备解决方案
石化机械有望受益于中石化加氢站建设,提供氢能产业链关键产品。公司积极贯彻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部署,立足公司制造优势,服务中石化“打造第一氢能公司”总 体部署,在制氢、加氢、输氢等专业领域为用户提供关键设备产品、技术与服务, 积极构建氢能关键设备研制与服务体系,形成成套装备解决方案。公司围绕加氢站 建设,研制 22MPa 大排量隔膜压缩机、绿电输氢压缩机、输氢用高频焊接钢管、 900MPa 液驱氢气压缩机、35MPa 加氢机、45MPa 顺序控制盘、35MPa 加氢站站控 系统等重点产品。
依托中石化加氢站建设规划,公司压缩机潜在市场广阔。根据《我国加氢基础设施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与《2022-2027 年中国加氢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加氢站中核心设备有压缩机、储氢瓶组和加氢机,其中压缩机占设 备总成本占比最高,高达建站费用的 25%~30%。按照中石化 2023-2025 年 502-902 座加氢站建站规划,预计压缩机潜在市场空间 19.3-44.4 亿元。
5. 盈利预测
我们按照以下假设对公司未来业绩进行预测: 1) 石油机械业务:石油机械业务为公司营收主要贡献,毛利率水平较高。随着油气 行业景气度回升,叠加页岩油气开采力度的持续加大,压裂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作为领军企业加大电动压裂装备投资力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因 此假设 2023-2025 年该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 11% / 10% / 10%,2023-2025 年毛 利率分别为 20.1% / 20.5% / 21%。 2) 油气钢管业务:油气钢管是解决当前油气产消区域矛盾的主要手段,2021 年来 的油价反弹导致的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增长,叠加天然气“全国一张网”体系加 速完善,均利好油气钢管建设项目。因此假设 2023-2025 年该板块营收增速分别 为 10% / 10% / 10%,2023-2025 年毛利率分别为 5% / 5% / 5%。 3) 钻头及钻具业务:依托示范工程效应,提升三桶油市场进尺占比,产品结构变 化,单价较低的牙轮钻头数量增加,钻头钻具产销量大幅增长。因此假设 2023- 2025 年该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 6% / 6% / 6%,2023-2025 年毛利率分别为 25% / 25% / 25%。 4) 其他业务:公司氢能业务包含于其他业务板块,随着我国加氢站规划加速,未来 市场空间巨大。此外,公司有望受益于中石化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提供氢压 缩机、输氢管道等核心产品。因此假设 2023-2025 年该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 18% / 20% / 20%,2023-2025 年毛利率分别为 20% / 20% / 2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