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兆平 药葫芦娃 收录于合集 ##中药半月谈 68个
胡芦巴是味香料药
(资料图片)
胡芦巴
hu lu ba
典趣
· 典故趣闻 ·
胡芦巴,这味中药材的正名,被载入《中国药典》。
虽然其正名是不带草字头的胡字,可往往还是有人望文生义地联想到它莫非与植物中的“葫芦”有什么关系,容易把它别名写为“葫芦巴”。其实胡芦巴与葫芦是毫无关联的!
胡芦巴的名字显得有点儿怪,这是有原因的,它是从阿拉伯语“Hulba”音译而来的。而胡芦巴的英文名字为“fengreek”,源于拉丁词,即它拉丁学名中的“feonum-graecum”,字面意义是“希腊干草”。这些信息也彰显了胡芦巴曾经是一味外来药。
胡芦巴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四五月开花,五六月便结细长扁圆的荚果。它的种子带有苦味,所以有苦豆的俗名。
胡芦巴这种植物原产于北非,后传入地中海沿岸一带。两千多年前,埃及等地就将胡芦巴作为一种蔬菜食用,它的嫩芽又叫芽苗菜;古代埃及人用浸泡的胡芦巴种子治病,也将其作为食物,并用作香料。现今它是咖喱香料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在印度烹饪中得到广泛使用。国人亦将它当香料使用,在辣椒、花椒为主料的川辣配方中,缓和其呛口的烈性,让辣感变得柔和。
图:丁兆平
汉朝时,胡芦巴作为香料传入中国,供药用后进入到中药典籍,始载于北宋《嘉祐本草》。它还有其他的名字被记载于典籍,如侯宁极《药谱》又名葫芦巴,《本草原始》又名芦巴,《本草求真》又名胡巴等。《证类本草》记载它“出海南诸蕃”,并说在其他地方也有种植,“舶客种莳于岭外亦生”。
在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用胡芦巴组方的“胡芦巴丸”,主要用来治疗大人与小儿疝气。此药很有效验,明代名医薛己介绍说,有一人患了寒疝,阴囊肿痛,服了五苓散之类的药无效,用上了胡芦巴丸,就治好了(“与此而平”)。金代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介绍,有一人眼睛突然昏花,看不见东西。他非常想吃苦豆,也就是胡芦巴,就连续吃了几个月(“频频不缺”),后来觉得目中微微痛,但又很舒服,好像有虫在里面钻动,久而久之,居然目暗复明而愈。
“时珍曰:胡芦巴,右肾命门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宋《惠民和剂局方》,有胡芦巴丸······太医薛己云,一人病寒疝,阴囊肿痛,服五苓诸药不效,与此而平也。又张子和《儒门事亲》云,有人病目不睹,思食苦豆,即胡芦巴,频频不缺,不周岁而目中微痛,如虫行入眦,渐明而愈。按此亦因其益命门之功,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胡芦巴条发明项下)
胡芦巴具有补肾阳、祛寒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疝、寒湿脚气、腹胁胀满、肾虚腰酸冷痛、阳痿、遗精等。
著名妇科中医专家、国医大师肖承悰系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的嫡孙女。她于1959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后专攻中医妇科临床,亲承祖父萧龙友学术经验,也是燕京医学流派的主要传承人。她通过诊治大量临床案例,总结出阳虚寒凝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以温经通络、化瘀行气止痛为立法,独具匠心地将胡芦巴丸化裁应用,主药为胡芦巴、巴戟天、吴茱萸、小茴香、郁金、片姜黄、莪术、王不留行等,临床收效颇高。
· 药材来源 ·
豆科植物胡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
· 性味归经 ·
味苦,性温。归肾经。
· 功效主治 ·
温肾助阳,祛寒止痛。
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小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0克。
· 食疗推荐 ·
胡芦巴羊肉汤
原料:胡芦巴10克,羊肉100克,土豆100克,生姜10克,花椒3克,盐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条,与胡芦巴、土豆块同入锅内,加适量水、生姜、花椒、少许盐,煮成羊肉汤,出锅时调入葱花。
用法:食肉饮汤,顿服。
本款羊肉汤具有温肾阳、添精血、逐寒湿的效用,属于温补药膳,适宜于冬令进补,对于寒疝腹痛、足膝疼痛、腿脚乏力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 温馨提示 ·
湿热证患者慎用。
⭐️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