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持续升高,位列男性肿瘤首位,而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是前列腺癌的好发人群。近日,2023年阿斯利康前列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专家呼吁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通过抽血检查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这是筛查前列腺癌的最简单方法,而目前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没有做到早筛早诊,多数患者确诊已是晚期。
前列腺癌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应对
【资料图】
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早期前列腺癌得益于外科手术的发展,可达到根治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旭院士表示:“国内前列腺癌的手术方式历经了从开放式根治术发展到腹腔镜下根治术,随着达芬奇机器人的普及,手术更加精细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旭院士
然而,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加之PSA筛查的覆盖率尚低,我国约半数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随着90年代雄激素剥夺治疗时代在我国开启至今,在局限性前列腺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以及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等治疗中,以“去势”为基础的内分泌治疗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代表的药物则成为了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生力军”,最大限度阻止它们为前列腺癌细胞提供“燃料”。
另一方面,前列腺癌作为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经过一线内分泌治疗后,仍有可能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而mCRPC是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既往mCRPC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不足3年,其中携带BRCA1/2有害或疑似有害突变的进展更快、生存期更短。随着靶向药物研究的不断开展,为mCRPC患者带来了希望,也预示着我国前列腺癌诊疗迈入精准治疗时代,未来随着新的靶点层出不穷,创新药物也将源源不断。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表示:“中国前列腺癌诊治历经了从蹒跚起步到国际同步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在治疗上,早期可根治的手术、基石内分泌治疗、放化疗、NHA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齐头并进,新的靶点也正在层出不穷,前列腺癌治疗领域未来可期,相信将有更多创新药物帮助不同阶段的前列腺癌患者实现‘活得长,活得好’的治疗目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
中国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较低,呼吁早筛关口前移
相较于西方及亚洲发达国家,中国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明显较低。2014年美国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98%,日本可达93%,中国前列腺癌2012-2015年的5年生存率仅为66.4%。中国正加大早筛早诊力度以弥合此差距。
临床中,通过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最简单方法,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但在我国,前列腺癌初筛阳性人群最终到专业医疗机构完成后续诊治、特别是前列腺穿刺的比例不到3成。提高公众前列腺癌的筛查意识,将早筛关口前移成为从根源上提升前列腺癌治疗整体疗效的重要策略。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强调:“我国约半数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这是我国当前前列腺癌诊疗领域急需攻关的焦点和难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
前列腺癌诊疗领域正在不断推进早筛早诊的“中国方案”。中国出台了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领衔的《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并通过《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将前列腺穿刺精准技术普及到全国。中国前列腺癌早筛模式,已经在国家层面展开。叶定伟指出:“国外前列腺癌防治实践证实,‘三早’是提升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有效方法。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水平,也要重视提高早筛早诊的水平,在筛查上建立起统一化规范化的标准,传播科学的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理念,筑造精密‘防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
中国前列腺癌从“发病大国”转化为“诊治强国”
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研究火热,泌尿学科前列腺癌领域也积极探寻更加专业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手段,促进精准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精细分层并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效益。注重前列腺癌全程管理,改善患者总体生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医患对前列腺癌治疗的共同目标。
张旭建议:“近年来,中国泌尿外科涌现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显著,已形成‘中国特色’,加之临床诊疗药物的不断丰富,中国的前列腺癌已逐渐从‘发病大国’成为‘诊治强国’,所以我们要持续重视学科建设,以临床带动科研,以科研提高临床,不断推动多学科团队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进一步完善全病程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前列腺癌的临床诊疗水平,达到最终诊疗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蒋源